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hg8868官网

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及成果征集办法

发布者:  时间:2022-01-11  浏览:

一、中英文名称

中文名: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英文名: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ity Food Co-Built by Sichuan and Chongqing

二、征集背景

“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下简称为重点实验室)是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由重庆市科技局批准,西南大学和西华大学共同建设的重庆市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主要方向包括:

方向一:川渝特色食品品质形成机制

该方向主要针对目前川渝特色食品品质形成机制不明的问题,选择不同加工方式的典型川渝特色食品,对其品质形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典型川渝特色食品色、香、味、口感等品质特征评价机制,明确 川渝特色食品色、香、味、口感等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研究特征组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形成途径,明确各类源头前体物质。最终明确川渝特色食品品质形成机制。

方向二:原料加工适性与特征组份稳态化

该方向主要针对目前川渝特色食品加工原料品质物质基础不清,质量标准不明,针对性的品质保持技术缺失等问题,研究不同品种川渝菜肴加工原材料香气、质构、色泽等品质物质基础,并基于方向一研究中源头前体物质研究结果,研究不同品种原材料在川渝特色食品工业化生产中应用的加工适性,明确典型川渝菜肴加工适宜原材料;研究贮藏过程中原材料品质特征组分变化分子机制,明确品质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原材料实际流通时间开发可促进原材料特征组分稳态化的品质保持技术;基于原料特征组分,制定典型川渝特色食品加工原材料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研究并构建川渝特色食品原料溯源体系。

方向三:复合调味品风味形成分子基础与健康化创制

该方向主要针对目前市场上复合调味料风味品质差异大,标准化程度低,质量难以把控以及存在一定的不健康因素等问题,研究复合调味料的香辛料原料中主要风味物质基础,并基于方向一研究中源头前体物质研究结果,研究调味料复配过程中整体风味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明确呈香呈味机理,明确复合调味料品质形成机制,研发标准化生产技术;针对一些复合调味品贮藏过程种风味品质劣变问题,研究风味保真机制,并开发耐贮藏复合调味料制品;针对川渝菜肴调料高盐高油问题,研究其在调味料中风味协同作用机理,创制健康型低盐底油复合调味品。

方向四:川渝特色食品工业化生产条件下品质调控机理与工程化

该方向针对传统川渝菜肴品质调控机理不明确,生产多靠经验的问题,基于方向一研究中川渝特色食品品质特征物质在加工过程中的形成途径,研究不同加工条件下,包括复合酶嫩化、动态加热调味、非热杀菌等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实施条件下,川渝特色食品关键品质功能调控机制;研发工业化川渝特色食品生产品质调控技术,并基于不同产品品质保持机制将产品分类为常温类、冷藏类和冻藏类产品;本着工程化-连续化-智能化的思路,创制生产过程中共性关键装备,解决生产工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问题;制定工业化川渝特色食品生产标准,研究并构建基于栅栏技术的川渝特色食品生产安全控制体系。

方向五:川渝特色食品生产后端品质保真机制与消费心理

该方向针对目前工业化川渝特色食品后期物流、销售、消费等环节贮藏条件不当造成商品劣变及损失率较高的问题,基于方向一研究中川渝特色食品品质特征的主要物质基础及分子结构特征,研究不同保存类型川渝特色食品在生产后包装、贮藏、物流、销售及消费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明确其品质衰减机制,并结合微生物、水分活度、包装材料、贮藏物流及消费者二次加工等条件研究川渝特色食品品质保真机制,研发品质保真技术,构建不同川渝特色食品生产后端品控体系,实现川渝菜肴从原料到产品消费端的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与消费;基于工业化川渝特色食品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喜好因素,从消费心理角度研究川渝菜肴品质需求,并以此作为川渝特色食品品质改进依据,持续提升川渝菜肴品质。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凝练重大成果,特征集与以上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

三、成果征集类型、要求与工作量

1. 人才团队:重点实验室成员入选人才计划或项目(含校级、社会团体)、高被引学者,获得校级以上荣誉等;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通过审核在重点实验室公众号发布后,每条信息认定1学时工作量。

2.科研成果:科研成果主要体现重点实验室成员在某个领域取得进展,进展方向可以针对基础理论突破、技术突破、咨询类等方面,鼓励从上游理论突破到下游技术突破再到成果应用的集成研究成果凝练。具体要求包括:

(1)理论突破类:至少包含以一篇A1以上(参照西校[2021]74号文件)或IF>10的SCI研究型论文内容,鼓励相关论文研究内容共同凝练;提供信息需包含研究主要内容概要,突破的科学问题,相关关键图表,支撑文献。以单篇论文支撑的成果审核发布后认定工作量1学时工作量;以三篇及以上论文为支撑的成果审核发布后认定工作量3学时工作量。

(2)技术类:以至少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或经省级以上部门成果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及以上的成果为支撑。鼓励多个专利、成果共同凝练。提供信息应包含:技术主要内容概要,突破的技术问题,应用转化信息,支撑材料信息等。成果由一项支撑材料支撑的通过审核发布后,认定工作量1个学时,支撑材料每增加一项成果,审核发布后增加认定工作量2个学时,如成果能够提供在企业转化应用的支撑证明材料或实现了成果转化且有经费到校,再增加3个学时,单项成果最高不超过6学时。

(3)咨询类:可行性研究、规划或政策建议被县级以上政府采纳。提供信息应包含:被采纳的内容,相关背景意义,对当地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通过审核发布后,每条信息认定1学时工作量。

(4)科普类:完成受众面不低于50人的科普工作,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提供信息应包含:科普内容概要,科普实施情况,受众对象及其受益情况等。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通过审核发布后,每条信息认定1学时工作量。

(5)集成类:支撑材料起码包含(1)和(2)中至少一项支撑材料。并按照理论研究概要---科学问题突破----基于该理论的技术研发概要----技术突破的逻辑提供材料。一项集成类成果经审核发布后,认定基础学时为3学时,并根据提供支撑材料的内容按照(1)和(2)中相关要求累计认定学时,单项成果最高不超过10学时。

四、成果提交与认定

    1.2022年9月前的论文类成果不要求必须标注重点实验室,2022年9月以后的论文类成果核心支撑材料必须将重点实验室标注为成果完成单位之一。

2.成果核心支撑材料具有时效性,论文类核心支撑材料原则上必须在在线发表1个月内提供;以授权专利或鉴定成果类为核心支撑材料的原则上需在授权或鉴定后1个月内提供,如果有成果转化,以成果转化时间为准,原则上在成功转化2个月内提供(转化时间须通过支撑材料证明);集成类成果有一项核心支撑材料符合以上要求即可;科普类和咨询类成果原则上在成果完成1个月内提供。所有成果须填写附件1《申报表》并以电子版形式提交到重点实验室秘书(陈嘉448983523@qq.ocm或朱瀚昆308263567@qq.com)处

3.由重点实验室主任组织相关专家对成果内容以及支撑材料与成果的相关性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反馈修改,直至达到发布要求,成果将发布到重点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4.发布后认定相关工作量,每季度由重点实验室秘书提交学院公示。

5.提供成果的教师或团队视为同意将成果公开发布在重点实验室微信公众号。所提交成果必须真实,一旦核查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将按学术不端处理。

附件1:

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申报表.docx



Baidu
sogou